這一切都是因為ㄉㄨㄞ媽愛風神,帶著小ㄉㄨㄞ去書展所引起的。

前天晚上洗完溫泉之後,小ㄉㄨㄞ半夜竟然發起了高燒,一量已經是39度,但是半夜三點多,ㄉㄨㄞ媽也不能做什麼,而且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ㄉㄨㄞ媽決定要冷靜行事,絕不輕易送急診室。

先到浴室弄了條溫偏冷的毛巾,因為怕直接弄冷水,小ㄉㄨㄞ會受不了。敷了額頭之後,由於溫度太高,毛巾一下就變熱,正準備再去換水時,ㄉㄨㄞ爸似乎有點醒。這時ㄉㄨㄞ媽才跟他說小ㄉㄨㄞ發高燒了。

打電話到小ㄉㄨㄞ出生那家婦產科的嬰兒室,記得出院時他們說過不管什麼時候有問題,隨時打電話到嬰兒室,因為那邊24小時都有護士。其實主要是想問之前去打疫苗時,醫生給的退燒要還可不可以吃,因為已經三四個月了。

證實可以吃之後,ㄉㄨㄞ爸馬上弄了退燒藥給小ㄉㄨㄞ服下,等小ㄉㄨㄞ醒一點,再照護士指示給小ㄉㄨㄞ洗了溫水澡。再瞇一下天亮之後,ㄉㄨㄞ媽馬上帶小ㄉㄨㄞ去看醫生。

天亮前小ㄉㄨㄞ體溫一度飆到40.2度,不過由於小ㄉㄨㄞ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即使ㄉㄨㄞ爸媽上網查了許多資料,還是不動搖我們不輕易送急診室的堅定信念。

看完醫生後,醫生說只有輕微喉嚨發炎,其他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由於小ㄉㄨㄞ一直哭,所以ㄉㄨㄞ媽也沒有百分之百聽清楚醫生到底說些什麼。所以要提醒各位媽媽,帶這麼小的嬰兒看醫生,最好是有人陪同,這樣baby哭的時候,一人可以安撫他,另一人才可以仔細聽醫生到底在說些什麼。

不過ㄉㄨㄞ媽隱約聽到醫生說一般小朋友發燒不是感冒的話,可能就是腸胃的問題。聽到腸胃,ㄉㄨㄞ媽不禁打起了寒顫,因為深怕是腸病毒找上門。

到了晚上,ㄉㄨㄞ爸下班回家,還是不放心,決定再找另一位醫生確認一次。這位醫生也說小ㄉㄨㄞ只是單純喉嚨發炎引起的發燒,並沒有其他症狀,所以要ㄉㄨㄞ爸媽放心。不過因為ㄉㄨㄞ爸媽找了好多資料,在往醫院的路上也演練了一次要問醫生的問題,不然每次都會忘記問這、忘記問那。以下是我們問的幾個發燒比較常見或是最近比較容易引起恐慌的疾病:

玫瑰疹:常見的一種幼兒良性感染疾病,會出現發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持續3.4天。當高燒的時候,除了兩個小臉頰會燒得紅紅的以外,小寶寶的胃口、活動力也都還好,也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的特徵,這種病最大的特性就是當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時,往往也就是發燒漸退時,該病快到尾聲的預告,有時有於個人體質的關係而因高燒發生抽筋,但不必驚慌,因為這是良性的抽筋。(台北榮總小兒部醫務科主任湯仁彬醫師)

川崎氏症:
又稱川崎病,持續 5天以上不明原因的高燒。眼睛有分泌性發紅,約在 3-6天出現。唇部在第 2-3天至第 10天充血發紅、乾燥龜裂、出血,黏膜充血、疼痛,進食困難,舌頭草莓舌狀。手掌和腳掌會有發紅現象、末端有水腫現象,在發燒後的第 2週開始會有脫皮現象。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出現紅疹。川崎氏症在急性期的所有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黏膜、皮膚、淋巴腺 病變,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可怕的是其所引起的心臟血管併發症。(中國醫藥學院)

腸病毒:有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與持續嘔吐。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前兆包括: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僵硬、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率不整等。潛伏期大約7至10天,典型症狀為手足口症及泡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症:患者會在手、腳與臀部周圍出現丘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泡疹性咽峽炎:常常發高燒,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的破掉便成潰瘍。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基本上,ㄉㄨㄞ媽從小ㄉㄨㄞ開始發燒時,就一直在測試小ㄉㄨㄞ的意識跟體力。常常會要他拍手、彈舌頭反正所有他會做的都要他做。也常常躲在床邊,要他爬過來找,以便確認他活動力是否正常。

所以目前為止,小ㄉㄨㄞ除了感冒以外,最有可能的就是玫瑰疹了。很多人會說醫生把玫瑰疹誤診為感冒,說真的,這兩種都是病毒感染,沒有到疹子出現,誰會知道是玫瑰疹,所以也不能說是誤診吧?

目前小ㄉㄨㄞ照著醫生的指示:每四小時吃一次藥,睡覺時也要叫起來吃。如果耽誤了吃藥的時間,再追體溫就會追得很辛苦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h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